免費熱線96538
許多孕媽咪都說,感受到胎動的那一刻,是整個孕期難以忘記的幸福時刻。
胎動,其實是胎兒在子宮內(nèi)的運動,它是寶寶與媽咪最初的交流方式,同時也是胎兒健康的一個重要的指標,胎動的次數(shù)、強弱等,都是胎兒在給媽咪傳遞健康信號。
正常情況下,大部分孕媽咪在懷孕4-5個月左右就能感受到胎動了,這時胎動較弱,進入孕中期后逐漸增強,懷孕35周后胎動的頻率會稍微下降。孕媽咪孕期要多了解一些基本知識,學會數(shù)胎動。
胎兒每一天也有屬于自己的“生物鐘”,晝夜之間胎動次數(shù)也不盡相同,通常來說,早晨的活動相對較少,中午過后逐漸增加,待到晚上6點到10點時變得相當活躍,尤其是在以下的5個情況下,胎兒簡直變成了一個頑皮的小家伙。
1.吃飯過后
孕媽咪進食,自己填飽肚子、吸收營養(yǎng)的同時,體內(nèi)的血糖含量會增加,胎兒也會“吃飽”,這時候就會變得好動,伸伸手打打拳都是很常見的。當然,如果孕媽咪處于饑餓的狀態(tài),體內(nèi)的血糖含量會下降,胎兒沒勁了就會比較老實。
孕媽咪晚飯過后要適當運動,可以散散步。散步能利于消化,也能跟胎兒進行交流,一舉兩得。散步時不建議穿拖鞋,應(yīng)該選擇安全性更高更舒適的孕婦鞋。
2.洗澡放松時
洗澡的時候孕媽咪心情會比較放松,這種愉悅的情緒能傳達給胎兒。胎兒感受到了美好,也會變得比較有精神。
3.與胎兒交流時
孕媽咪跟胎兒說話交流時,常常能感受到胎兒的回應(yīng),仿佛聽懂了媽媽說的話。其實,對著肚子說話,胎兒真的能聽到,溫柔的聲音以及傳達出的好情緒都能讓他心情好,自然就變得好動了,這也是胎兒在表達自己的感受。
4.聽舒緩的音樂時
胎兒在孕媽咪的肚子里時,聽力就已經(jīng)很靈敏了,當他們聽到外界舒緩的音樂時,會變得喜歡動,以此來表達自己的快樂情緒。孕媽咪可以多聽聽胎教音樂,對胎兒發(fā)育有幫助。
5.晚上睡覺前
有不少孕媽咪說,晚上睡覺前胎動比較多。因為睡覺前人的情緒是最為放松的,胎兒能感受的得到,另外,夜間比較安靜,孕媽咪也能靜下心來感受胎動,所以會覺得胎動更明顯。
孕媽可以準備一款專用的孕期枕頭,不僅能提高睡眠質(zhì)量,還能讓身體盡可能放松。孕媽要注意,胎動與胎兒的健康息息相關(guān),胎動過于頻繁或過少都屬于異常,除了要養(yǎng)成數(shù)胎動的習慣外,平時還要多留心胎動的頻率。